消基會批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毛利率過高,「只賺不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言人魏學文則表示,NCC近期將儘快邀請學者專家,召開有線電視費率審議的公聽會,將在有線電視二○一四年全面數位化前,儘速建立分級收費制度,用戶看多少、付多少。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CBIT)表示,消基會引用的毛利率尚未扣除各項經營成本,包括網路維護、數位設備建置、數位機上盒和建設的攤提投資金額等。此外,台灣有線電視費率比其他主要國家來說偏低,有線電視收費上限自八十七年起更連續十五年逐年調降。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有線電視費率比較,國外每頻道平均收費約十九元,相較台灣每頻道平均收費約六元,顯示低費率也影響頻道業者應收成本。
CBIT表示,有線電視是資本密集行業,業者高額投資還在折舊攤提階段,毛利率並不能完全反映業者投資成本。此外,有些業者經營較有效率,積極提高品質,拉高毛利,不能因此受到責備。
NCC發言人魏學文指出,有人建議調整有線電視收費相關辦法,將上限六百元鬆綁,但這只是短期解決方案,眼看台灣將在二○一四年全面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加上開放系統業者跨區經營,NCC更想推動的是讓家庭訂戶可以分級收費,也就是在一定數量基本頻道外,另外加點自己想看的電視,看多少才付多少,這才是解決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