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第二螢幕現身 客廳大戰一觸即發
行動裝置的出現,開始分散人們看電視的注意力。當小螢幕踏入一直由電視主宰的客廳時,將會帶來什麼改變?處於新客廳的電視,扮演角色有何不同?當大小螢幕共存時,又該如何發揮互補力量?
週五晚上,一個屬於放鬆的時刻。你回到家打開電視,坐在沙發上準備享受正在熱播的偶像劇,順手拿起放在一旁的iPad,先打開信箱,回了幾封下班前來不及處理的公事,接著打開購物網站,看看這周末的限時特價好康,順便連上Facebook,和朋友分享今天發生的趣事。就在進行這些事的當下,電視一直開著,你偶而抬頭關心一下劇情進度,思緒跟著情節起伏,但又不時地把目光移到iPad上。這樣的情景你可能並不陌生,因為它每天都發生在你我的客廳中。
現在它被賦予了一個專有名詞──「第二螢幕」(Second Screen)。這個形容或許非常貼切,指的是在觀賞第一螢幕「電視」的同時,與電視並行使用的螢幕。在行動裝置興起後,第二螢幕就成為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代名詞。
新科技戰場
第二螢幕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切都來自於「客廳」的戰略位置。從電視問世的那一刻起,客廳就一躍成為家裡的娛樂中心,不管其他消費產品如何推陳出新,依然無法撼動客廳的地位,也讓客廳成為各大科技巨頭亟欲征服的戰場。
早在2007年,蘋果就用Apple TV跨出第一步,接著Google、微軟、三星等巨頭也紛紛以智慧電視跟進,提供數位化、連網化的觀賞體驗。只是一段時間過去,卻始終無法像顛覆手機產業那般顛覆客廳,消費者仍舊繼續使用傳統的四方黑盒。
相較於從電視硬體端下手的思維,第二螢幕則提供另一條發展路徑。根據尼爾森的調查,美國有86%的觀眾,會在看電視的同時使用平板電腦。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行為警訊,當行動裝置開始讓人們對電視的專注力降低、使用行為也隨之多工時,若能在行動介面上推出和電視內容互相搭配的服務,就能從中挖掘新的商機。這也是為什麼各項預測直指,第二螢幕是2013年重要趨勢的原因之一。
電視大戰發展至此,首度加入了新的競爭者──行動App開發商。雖然行動裝置瓜分不少使用者的注意力,但在大多情況下,做的都是跟電視內容無關緊要的事,若能透過App帶給觀眾更好的觀賞體驗,不僅能成功抓住這些四處漫遊的眼球,還能成為進軍家庭娛樂領域的跳板。瞬間,客廳這個小小空間又再起煙硝,成為各方人馬角力競逐的地方。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