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 Me™!

星期五

有線電視分組收費 106年上路

通傳會(NCC)昨天通過有線電視收費新模式,打破現有「成批訂價」方式,106年起,有線電視訂戶可以選擇200元的基本頻道,或增訂其他頻道的「套餐」,兩者收費上限500元,沒有廣告的付費或互動頻道另外計費,全面數位化時程也將從103年底延後到106年。 NCC昨天召開委員會議通過「因應數位匯流調整有線電視收費模式規劃」草案,希望經由漸進的方法,改變有線電視的收費模式,以促進有線電視的數位化,並增加消費者視訊多元選擇權。 NCC強調,106年起,有線電視訂戶可依自身的需要,選擇基本普及組,或於基本普及組之外,加選基本套餐組或付費頻道或計次付費節目,透過新制度之實施,讓優質頻道的價值能夠提昇。 該草案也將106年設定為分組付費的「日出」年,105年底地方主管機關審查106年有線電視費率時,會要求系統業者提出基本頻道分組:包含1組費率上限為200元的基本普及組、3組費率上限為100元或130元的基本套餐組,業者也可組裝超過3組以上的套餐組,但基本頻道套餐各組費率總和不得超過300元。

NCC規劃 有線電視費跟著數位化走

因應有線電視收費模式規劃草案,未達數位化目標,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24)日宣布,有線電視每月收費上限最低降到350元,降幅逾四成,2017年起數位基本頻道組合收費上限500元,用戶可望受惠。 但業者強調,只看到懲罰,沒看到鼓勵,更憂心數位化投資難回收。NCC新規劃是割肉餵鷹,數位化前每月收視上限600元,數位化後上限剩500元,發展數位化沒有任何誘因。 NCC表示,將於5月舉行公聽會,希望8月進行明年度資費審核前,可以正式上路。這是有線電視產業自1993年以來,首次因應數位匯流政策調整收費上限,採取以數位化程度來訂定差異化的管制機制。 未來類比頻道每月收視費率以前一年度第3季的數位化普及率做為審核標準,如果今年數位化普及率沒有成長4.5個百分點,NCC將請地方政府將業者每月資費降價10至15元,2014年數位化普及率未達45%,2015年每月收視費上限降到450元,2015年數位化普及率未達75%,每月收視費上限降到350元。NCC也規定,未來累計數位基本頻道組合頻道數不得少於現有類比頻道數(約109個頻道)。 NCC認為,新制度將打破過去頻道成批定價的模式,可望提升優質頻道價值,達成有線電視數位化及增加視訊多元選擇的目標。數位化到來,業者可推出寬頻上網、語音、付費頻道及計次付費節目等服務,創造更多營收。 業者表示,台灣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投資包含網路、機上盒、頭端等,要投入553億元,每戶數位化投入的成本約1萬元以上,未來很難回收,NCC應更慎重的對未來資費方案進行產業影響評估。

星期三

NCC:數位匯流確應加緊腳步

美國貿易代表署報告指出,NCC在整合電信及廣播法規方面成效不彰。NCC表示,同意美國的報告,確實在數位匯流應該加緊腳步。 美國貿易代表署報告指出,NCC在整合電信及廣播法規方面成效不彰,造成台灣電信業在數位整合方面落後。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言人虞孝成表示,無線電視數位轉換去年7月1日完成,有線電視數位化正在努力推動轉換,而電信方面也將在今年底釋出行動寬頻業務的頻譜釋照。 虞孝成表示,以數位匯流來說,各個媒體事業都有單獨的法律,像是廣播電視法、有線電視法、衛星電視法,這三個法都在立法院審議中,要談數位匯流需要法律通過,法律沒有修正完成,確實沒法進行一些數位匯流的行動。 另外,還有電信法仍在做文字修正,虞孝成表示,希望不久後能送立法院。 虞孝成表示,他同意美國的報告,「我們在數位匯流方面,確實應該加緊腳步,但仍需要立法院修法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