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 Me™!

星期四

無線4台播奧運 NCC通過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專案通過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四家無線電視台申請高畫質轉播奧運案,奧運期間將專案發給業者數位高畫質頻道執照,全天候播放奧運比賽。



同時,電視學會昨天代表無線四台和有線電視多家系統業者(MSO)簽訂備忘錄,讓業者在奧運期間透過數位高畫質機上盒平台,播送無線四台取得的高畫質奧運頻道訊號。約四百到四百五十萬用戶可以看得到。



NCC表示,奧運期間,各無線電視台將分別在主頻道轉播八小時,以及一個數位頻道可廿四小時轉播奧運賽事。

高畫質頻道開跑 產業鏈high

搶搭奧運商機列車,公共電視昨(24)日宣布高畫質頻道上路,周六奧運登場後轉播賽事,民眾每天至少可收看奧運轉播近20小時,甚至全天候賽事轉播,其他電視台也投入,將帶動電視、機上盒和數位內容產業商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7月18日通過公視高畫質頻道以及愛爾達奧運3D台頻道執照,其中公視高畫質頻道取得9年衛廣執照,愛爾達奧運3D台則因應奧運活動而生,執照到今年底為止。

公視昨天舉辦「台灣Hi起來」啟動儀式,宣布由政府補助、公視營運的高畫質頻道,將從28日起一連17天,每天20小時轉播奧運賽事。行政院長陳冲、文化部長龍應台、通傳會主秘翁柏宗等人皆出席。

陳冲表示,今年是數位電視元年,奧運是啟動高畫質頻道和數位電視元年的重要元素;通傳會也指出,高畫質時代的來臨,將帶動電視、機上盒和數位內容產業的商機。

翁柏宗指出,除公視外,民視已有高畫質頻道;倫敦奧運後,公視、台視、中視、華視和民視等5家無線電視台都會有高畫質頻道,許多有線電視也有意朝高畫質前進。

公視表示,政府委託公視辦理「公共廣電數位化發展及高畫質電視頻道建置計畫」,國內第1個高畫質無線數位頻道「HiHD」自97年展開試播,並逐步完成台灣地區北、南、中、東部12座轉播站與21個改善站,讓高畫質無線電視全台人口覆蓋率達91.64%,觀眾超過2,000萬人。今年7月,獲通傳會通過正式執照申請,建置高畫質頻道。

公視董事長趙雅麗指出,高畫質頻道上路,將可發揮台灣的軟實力,向外輸出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協助文創及電子產業創造價值。除了倫敦奧運,下月瓊斯盃籃球賽,公視也將進行高畫質轉播。

星期三

兩岸互聯網論壇/「三網合一」 互聯網和電視的完美結合

繼2009、2010及2011年北京和台北論壇後,2012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16日上午再次於台北揭開序幕,吸引兩岸業界200多位代表前來參與盛會,以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為主軸,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位教育等方面進行心得分享、交流討論。

中華聯網寬頻總經理藍宜楨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全球已邁入互聯網的時代,而以傳媒角度來說,此趨勢率先衝擊過去數十年來,做為家庭娛樂生活中心的電視。根據全球最大顧問諮詢公司Accenture日前針對10國1萬名民眾的調查結果,2009年71%看電視的民眾,至2011年已減少至48%,在在顯示電視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經產生變化。

藍宜楨解釋,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出現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因素,讓人們不需要坐在電視前才可以欣賞影片;且根據調查,2010年至2011年,民眾對於電視的購買意願自35%下降至32%,而智慧型手機則從28%躍升至53%,平板電腦的購買意願雖然成長幅度不大,但也有4%。

由此可見,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是促使傳統電視觀點瓦解的關鍵,且因為互聯網的出現,人們開始改變原先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願意使用電腦欣賞電影、不再使用電視購物而改成網路線上購物、且幾乎停止租借或買賣DVD的行為,令人不禁擔心電視是否將消失於市面上。

對此想法,藍宜楨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電視並不會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而消失,而是產生質與量的變化。藍宜楨更提出「三網合一」(Triple play service)雲端影音服務平台的概念,透過電視網、行動裝置網路和網際網路三者的結合,讓消費者可以在不同裝置上進行一樣的行為時,電視就不會因此而淘汰。

藍宜楨也提出數個面對互聯網風潮的因應方法,例如豐富電視裡的影音內容,並利用遠端、串流等技術,讓家中搖身一變成為歡唱娛樂的最佳地點,或是透過鏡頭和遠方的朋友一起玩遊戲;或是客製化個人資訊分享,讓部分個人化資訊變成家庭化資訊,例如生日提醒等等;或是提供全方位生活功能整合,成為家中的中控中心及居家照護中心,透過電視提醒家中長輩身體警訊,或是門窗未鎖等等。

此外,為迎合使用者的觀賞習慣改變,電視不再只有傳統的頻道,應該加上教育、遊戲、綜藝、購物等功能。藍宜楨也舉購物頻道為例,未來應該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發展出隨選購物的功能,而非像現在讓消費者苦等購物台一連串暨定的流程和內容。

另外,總經理藍宜楨也提出片長5至10分鐘的「微型節目」,配合現代人手機不離身、隨停隨看的習慣,讓使用者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零碎時間裡,收看健康美容、居家生活設計、理財、時事談話或是幼教親子類型的節目。如此一來,電視機將與互聯網完美結合,成為未來家庭娛樂的終端機,解除被取代的命運。

兩岸互聯網論壇/「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 獲四大共識

2012年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16日在台北盛大舉行,來自於兩岸業界200餘位代表,圍繞「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主題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位教育等領域進行一整天的深入交流與研討,最後在進一步推動兩岸互聯網行業的合作與發展上,兩岸雙方達成四大共識。

2012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由台北市電腦公會、今日新聞網、台灣網、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16日上午起在台北盛大登場,來自兩岸業界200多位代表參加,以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為主題,電腦公會顧問龐建國在致辭時期許兩岸互聯網業者聯手,創造一個華人新世紀;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則強調,兩岸互聯網交流與合作必將實現互利雙贏。

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今年進入第四屆,台灣網總經理兼總編輯劉曉輝指出,論壇自2009年舉辦以來,提供了兩岸互聯網業者交流及溝通平台,過去3年的成就 深受兩岸業界的歡迎和讚譽,今年再度在台灣盛大舉行,除共同展望兩岸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外,同時也展示第3屆數字內容大賽的設計成品。

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午從數位學習未來趨勢、兩岸互聯網發展現況、電子商務未來趨勢等面討論;下午則針對行動互聯網加值服務、數位影音在行動互聯網服務、社交網站遊戲產品全球化行銷和互聯網旅遊新生活等主題,進行多場精闢交流的分論壇專題演說。

參與論壇的兩岸互聯網專家和業界代表,把握機會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位教育等領域進行一整天的深入交流與研討,最後並達成第四屆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四大共識。

首先是兩岸互聯網業界應積極推動建立經常化、制度化的交流機制,積極開展相關產業與領域的交流合作,謀求兩岸互聯網行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再來是應日益慢慢推展到民眾生活的各方面,還有兩岸業界應積極推動互聯網的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為兩岸民眾的便利生活和溝通交流提供新服務、新手段、新平台,建構未來新生活,讓互聯網發展能更好的為兩岸民眾謀福祉。

第三,目前互聯網已廣泛深入到兩岸經濟建設與發展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因此兩岸業者應趁此機會,發揮各自特色與優勢,相互交流與學習,進而兩岸可以優勢互補,相互合作,共創雙贏。另外,應積極發揮互聯網對經濟發展的帶領作用,促進兩岸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而推動兩岸經濟合作與發展。

最後,互聯網可說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而互聯網文化已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因此兩岸業界應加強在文化傳播、文創產業、網路文化消費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開闢網路文化空間、搭建文化服務平台,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豐富兩岸民眾精神文化生活。

兩岸互聯網論壇/高新民:移動互聯網進入最活躍時代

在人手一機隨時上網取得資訊的時代,中國大陸近兩年在移動互聯網方面迅速發展,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接受今日新聞獨家專訪表示:「今年一季多的市場規模,約有300億人民幣,看好未來發展潛力。」

高新民指出,目前大陸網民人口已達到5.5億人,手機用戶超過10億,透過手機上網人口粗估有4億,使用3G上網也有1億人口,「移動互聯網要有人用,相關產業也會跟著發展,而這幾年是中國大陸移動互聯網最活躍最有創意的時代」。

大陸知名互聯網企業包括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無一例外投入移動互聯網,也有許多創意取勝的小型企業也正在興起,例如小米,以互聯網模式做智能手機,自行設計軟件平台但外包製造,沒有實體店面販售也不打廣告,透過網路販賣藉此壓低成本,以較低價格供應給消費者。

高新民分析,百度或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聯網企業,早在Web1.0、Web2.0時代就累積成功經驗,不僅技術創新,特別是他們的商業模式符合網民使用特點,「以用戶和市場為中心」,但來到快速變化、亟需創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可能有更多小型公司後來居上,不一定維持大者恆大的態勢。

「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邁入第四屆,讓兩岸互聯網企業,有常態化和機制化的溝通平台與橋樑,高新民表示,有不少企業在參與論壇後,促成更多合作和發展契機,他希望未來能持續擴大論壇的影響力。

高畫質看奧運 20小時無廣告

(中央社記者徐卉台北18日電)NCC今天通過公共電視高畫質電視頻道執照申請案,全台85%收視戶將可在現有的有線電視系統上,透過公視高畫質頻道(CH30)觀賞奧運賽事,1天將有近20小時無廣告的奧運轉播。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參事黃金益說,委員會今天已通過「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高畫質頻道正式營運執照申請討論案」。意味著民眾在奧運期間,只要透過公視高畫質頻道,就可在有線電視系統上觀賞1天近20小時無廣告的奧運轉播。

黃金益表示,公視取得執照後,有線平台就要依法必載,不過頻道上下架需要作業時間,但保證會在奧運前完成公視高畫質頻道上架;上架後會定於哪一個頻道播出,則要再與有線電視業者協商。

而公視做為全民的電視台,又是國內高畫質的領頭羊,黃金益說,委員會發給公視9年執照,附帶條件是希望公視接下來能提出完整的財務規劃,前3年資金必須要到位。

黃金益指出,公視也已提出高畫質頻道的短、中、長期規劃,除了奧運期間無廣告轉播賽事,未來節目內容會以照顧多元族群、符合公共電視宗旨為目標,並按照台灣收視人口結構及環境趨勢製播優良節目。

兩岸互聯網論壇/張樹森:互聯網訊息及應用,超越電視

2012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今(16)日在台北盛大登場,來自兩岸業界200多位代表參加,今日新聞網董事長張樹森指出,最近看過很多調查,發現互聯網在超越訊息界限及應用上慢慢的超越電視,未來將會在商務、文化等各方面都帶來新的風貌,且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

2012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是繼2009、2010、2011年北京和台北論壇後,兩岸業界再一次共同在台北舉辦的互聯網產業發展交流盛會,以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為主題,將在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位教育等領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主辦單位包括台北市電腦公會、今日新聞網、台灣網、中國互聯網協會。

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是目前兩岸互聯網行業中頗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交流平台,在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經貿聯繫邁向深入的新形勢下,論壇將以更多元的方式,整合兩岸互聯網產業資源,讓兩岸互聯網業界關係更加密切,推動兩岸互聯網行業持續向前發展。

今日新聞網董事長張樹森指出,過去20年是在電視領域,今年是比較正式進入互聯網的領域,很高興能在台北跟這麼多的好朋友相聚,隨著本屆論壇的順利舉辦,兩岸互聯網論壇已經邁入第4屆,4年的時間,全球互聯網的技術,不論在軟體還是硬體,都有長足的進步,在終端設備–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日益普及,輕量化與隨身化的特色,更深化網路與一般生活的結合,讓互聯網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

他說,最近看過很多調查,發現互聯網在超越訊息界限及應用上慢慢有超越電視的趨勢,未來將為商務活動、等各方面帶來新的風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則是具體體現了現在生活的真實面,同時也揭櫫對未來創新的期待。

張樹森說,為期一天的論壇,主辦單位安排一連串緊湊而精采的議題,但對兩岸互聯網的各位先進來說,一天或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分享,太多的經驗可以交流,為此,身為主辦地的單位,對接下來幾天的參訪,安排了幾家在台灣互聯網領域上極具發展特色的單位,讓對岸的各位先進們可深入的瞭解台灣互聯網的發展,實地與業者對談。

他強調,感謝參與這次論壇籌備工作的所有單位,讓論壇得以順利展開,也再次歡迎所有來自對岸的朋友們,希望在論壇舉辦期間,各位朋友都能充分的交流,同時透過進一步的參訪學界及業界,可以達成更多新的結論,有助兩岸互聯網業者未來更進一步的合作。
.

Gartner:2016年逾1/3數位內容儲存到雲端

Gartner表示,估計至2016年,儲存到雲端的數位內容將超過三分之一。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普及,伴隨著個人雲的出現,快速成長的消費者數位內容將迅速地從連網裝置中被分離出來。2011年至2016年,雲端儲存量則呈迅速攀升,成長最快的是北美和西歐,在亞太地區日本和韓國會是雲端儲存成長率最高。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師Shalini Verma表示,進入後PC時代,消費者使用不同的連網裝置,且多數搭配相機功能,導致使用者製造且需要儲存的新內容大幅增加。隨著個人雲出現,快速成長的消費者數位內容將迅速地從連網裝置中被分離出來。

搭配相機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日益普及,讓使用者可以拍攝大量的照片和影片。Gartner預估,全球消費者數位儲存需求將從2011年的329 EB (exabyte)增加到2016年的4.1 ZB (zettabytes)。這包括儲存在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硬碟、網路附加儲存(NAS)和雲端儲存庫的數位內容。

Facebook等社群網站提供上傳照片與影片作為社群分享用的免費儲存空間,可在短期內滿足消費者龐大的雲端儲存需求。Verma指出,線上備份服務供應商是最為眾人所知的雲端儲存供應商,其分配給普通消費者和「專業消費者」(prosumer)的儲存空間,其實低於社群網站所維持的儲存空間。

每戶平均儲存空間預估將從2011年的464 GB增加到2016年的3.3 TB。Gartner認為,搭配相機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及,會在今年逐漸帶動消費者的儲存需求。2012年上半年,先前的泰國水患造成硬碟供應短缺,消費者於是採用雲端儲存服務,2011年至2012年的整體市場也因此出現罕見的增長。

Gartner認為,消費者會先試用線上備份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免費基本方案。基於OEM廠商與線上儲存和同步服務供應商的合作關係,上述的免費服務主要是經由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寬頻電視的應用程式所提供。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也會逐漸提供雲端儲存服務。雲端線上儲存和同步服務將提供消費者開始採用個人雲雲端儲存的基本體驗。

直接將數位內容儲存到雲端的模式(direct-to-cloud model)逐漸成主流,Gartner預估就地部署儲存(On-premises storage)的比重將從2011年的93%大幅下降到2016年的64%。然而,就地部署儲存仍會是消費者主要採用的數位內容儲存方式。自2011年至2016年,雲端儲存量則呈迅速攀升。其中,成長最快的是北美和西歐。在亞太地區,日本和韓國會是雲端儲存成長率最高的國家,因為這兩個國家的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線上儲存和同步服務已有多年。

政院:讓全民都能看到奧運轉播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17日電)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今天說,努力讓全民都能看到奧林匹克運動會電視轉播是政策目標,行政院長陳(沖)相當關心,責成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文化部及行政院發言人室共同協調。

2012倫敦奧運7月28日展開,胡幼偉下午受訪時表示,全台灣約500萬收視戶,有部分收看無線數位電視,可在奧運期間透過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及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4台主頻道的非黃金時段看到部分奧運轉播。

至於MOD(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收視戶,他說,可透過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愛爾達收看奧運轉播。

胡幼偉表示,全台85%透過有線電視系統的收視戶,可在台視、中視、華視和民視必載頻道的非黃金時段收看奧運轉播。

他說,為滿足多數民眾收視需求,張善政已展開協調,公共電視也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成立高畫質電視頻道(CH30)。

胡幼偉表示,如果NCC明天開會通過執照申請,全台85%收視戶在現有的有線電視系統,可在台視、中視、華視、民視與公視高畫質頻道看到奧運轉播,公視高畫質電視頻道1天將轉播近20小時奧運。

星期五

數位電視元年 內容.服務才是關鍵

在上個月底,無線電視類比訊號全部關閉,從七月一號起,台灣正式進入數位電視元年,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推出數位化元年的系列專題報導,要帶您了解,數位電視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有哪些。

6月30號中午,NCC將最後一階段北部類比無線訊號關閉後,2001年開始推動的電視數位化,終於邁入新的里程.從民國51年台視開台後,一直使用的無線類比訊號,正式走入歷史.台灣迎向數位化時代腳步雖然有些遲,但總算趕上這波數位化風潮。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主委 蘇蘅 ==

瑞士也好 德國也好

都已經完成了數位轉換

英國是從2007年開始

預訂是今年完成

在亞洲各國方面

我們知道日本是

去年年中完成轉換

韓國緊追在我們後面

位在台北陽明山竹子湖的發射站,用了近50年,服務大台北、桃園地區觀眾的類比發射設備,現在就只剩下發佈這張數位訊號已關閉,提醒還看不到的觀眾該加裝天線或購買數位機上盒,再過幾天之後,老舊的設備就將淘汰退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容易接收、畫質更高的數位訊號。

==公視工程部轉播發射組 工程師 魏民福==

以前的電視常常會有

重影或雪花的現象

數位訊號它的接收

本身在傳輸路徑上面

有所謂的抗干擾性

在家裡機上盒解開的畫面

就跟我們在主控頭端

所看到的畫面是一樣的

為了將數位訊號送到全台灣每一個家戶,NCC在全國建置了9個數位發射主站和56個改善站,免費提供12萬低收入戶數位機上盒,要讓全台120萬的無線收視戶,都能感受到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的改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副主委 陳正倉==

可以看到15加1個(HI HD)頻道

除了頻道數量會增加以外

最主要的是它的解析度

它是高畫質的

是可以看的比以前非常清楚的

數位化讓無線電視畫質、音質變好,頻道變多,但也有學者質疑,數位訊號轉換成功固然值得慶賀,但數位化後,到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加值服務,恐怕才是關鍵。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 院長 陳清河==

過去以來我們都把電視當電視看

數位化以後帶給我們的機會

可能不是頻道加多

可能也不是只有畫面變好

有人講說雙向互動

有人講說它(節目)可以變點選

有人講說它不是只有即時

還可以非同步

有人講說它可以變成數位匯流

但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無線電視數位化只是數位電視新紀元的起步,擁有高達八成以上收視戶的有線電視,也在NCC的要求下,必須在2015年全面數位化,現階段對不少觀眾來說,數位化除了訊號格式不同外,並無更深刻的感受。

==民眾 張先生==

好像還是跟以前差不了多少

還沒有感受到真正的受用

如何帶給觀眾有感的數位電視,不只是無線電視業者面臨的艱鉅挑戰,也將是有線電視未來幾年將面臨的嚴格考驗。記者陳姝君林志堅採訪報導。

有線電視新申照 最快月底公告

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惠╱台北報導】

NCC昨(2)日舉辦「有線電視經營區規劃及調整」公聽會,NCC副主委陳正倉昨晚表示,希望趕在最快7月底前公告,確切時程仍將由委員會議決議,公告後2-3個月受理申請,並採先到先審制。

由於部份委員任期即將於7月底屆滿,業者認為,在委員交接期間做成這項重大決議,是否洽當?應該審慎考慮。陳正倉強調,調整經營區及開放新進業者申請執照案,原本應該在去年10月就公告,已經拖延1年多,不應該再拖下去。

另外,陳正倉昨日透露,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後,將推動有線電視分級收費制度,在此之前,全國51區62家系統業者仍以最高收視費每月600元為上限。

未來,新進業者若無法於3年內完成全區(以縣市為單位)網路覆蓋,將不發給營業執照;其次,未來3年內,有線電視費率審議權,仍在地方政府。

昨日公聽會,立委及業者代表擔憂新進業者跨入門檻低,恐將引發有線電視收視費新一波削價競爭,要求NCC提高新進業最低資本額2億元門檻。

有線寬頻產協會秘書長彭淑芬指出,有廣法修正法案尚未立法通過,有線電視開放跨區經營、引進新進業者缺乏法律依據,建議開放跨區經營應得相關修法完成再推動。

台固媒體副總經理楊据煌表示,支持NCC推動有線電視開放跨區經營,但建議NCC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包括新進業者應該繳付履約保證金以確保新進業者確實抱持永續經營態度,另外,他建議NCC開放有線電視比照MOD、1/3用戶上限予以解禁。

中嘉法務長劉建志對於開放跨區經營後,既有業者申請營運計畫變更,基本頻道定義與目前類比究竟一不一樣,因牽涉頻道收費機制,希望NCC明確規範。

陳正倉強調,之所以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主要為了推動國內有線電視數位化進度,無線電視已全面數位化,MOD一開始就採數位化轉播,有線電視從他進入NCC至今,數位化從5%、目前13%,進度太慢,所以,NCC決定透過跨區經營引進新進業者、以加速有線電視數位化。

星期三

反獨佔!有線電視經營區51變22 最快7月底受理申請

記者陳世昌/台北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3日通過有線電視開放19年來,堪稱影響最重大的經營區調整案,NCC已政策決定將把現行51個經營區,改以22個縣市行政區做劃分,徹底改變目前各區有線系統獨佔、雙佔情形,觀眾安裝有線系統可望有更多選擇。

以台北市為例,目前共分為中正萬華、大安文山、信義內湖南港、中山松山大同、士林北投5區,有線系統只能在各自分區內經營,不能跨區服務,但最快在7月底,台北市將從5區變1區,有線系統只要向NCC申請擴大經營獲准,就能提供全台北市服務,甚至跨過淡水河進入新北市。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只要業者財力夠、技術足且建設完成,都可以「跨區經營」。NCC將在7月2日針對擴大經營區申請作業舉辦公聽會。

NCC表示,這次決定重新調整經營區,並開放新申請者加入經營,一方面是保障既有業者,一方面也促進競爭。NCC認為,目前有線市場呈獨佔情形有改善空間,這是政策確定的事。

未來開放程序上,NCC仍有許多規範,例如,將以數位化規格做為擴大經營區域的經營條件。至於跨區後的收視費問題,NCC原則會邀請跨區縣市政府主管單位一起研商,並會做最後把關

NCC:「數位化」是經營有線電視的必要條件

為了加快「有線電視數位化」,NCC日前規劃將全台五十一個經營區縮小為二十三區,同時以「數位化」為前提,開放有意經營的業者加入競爭,希望最快明年就可以開放業者申請。而為了廣納社會共識,NCC今天(2號)再次召開公聽會,有立委擔心開放更多業者經營,會讓財團壟斷市場,但NCC強調,審查過程嚴謹,地方政府也握有實質決定權。(閻大富報導)

NCC日前通過「有線廣播電視經營地區劃分、調整及受理申請案」,讓十七年的有線電視市場開放競爭,並規劃將原有五十一個經營區縮小為二十三區,希望最快十一月公告辦法,明年開始受理業者申請。

NCC針對此案二號再次召開公聽會,立委陳雪生、徐耀昌都表示,開放經營促進公平競爭對有線電視發展有利,但要避免市場被特定人士壟斷,都會區也可能因低價競爭,造成品質低落,而偏鄉則可能因用戶少沒有業者願意投資。

NCC副主委陳正倉指出,各縣市開放新進業者時,包括家數、纜線附掛、馬路開挖等問題都由地方政府審查,業者還必須通過三次面談,過程絕對嚴謹。

陳正倉說,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腳步已經落後,因此,數位化是這次開放經營的重要門檻,而開放經營對現有、未來業者和消費者三方來說都有利。

數位節目寒酸、重播率高 惹人嫌

〔自由時報記者陳炳宏、謝文華、楊久瑩、黃湞尹、吳志偉/台北報導〕台灣已經使用五十年的類比無線電視訊號昨走入歷史,邁向數位無線電視的新紀元。民眾卻抱怨,數位電視節目太寒酸,且一再重播,業者根本是把民眾當冤大頭。

昨中午關閉最後一個訊號區 揮別類比時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從五月七日起逐步推動無線電視數位轉換,先後關閉中部、東部及離島地區、南部地區訊號,昨中午關閉北部地區的類比無線電視訊號。

行政院長陳冲致詞時坦承,國內數位內容貧乏,不及韓國,應加強數位內容,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應鼓勵國內文創產業,製播更豐富的節目。NCC主委蘇蘅說,台灣的獨居長者與弱勢族群,生活訊息與娛樂大多來自電視,下一階段的重要政策,應該是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節目內容。

電視數位化後,引發最強烈的反彈聲音為節目重播率達七成五。NCC主任秘書翁柏宗表示,目前無法可管節目重播率高的問題,僅能要求各電視台節目首播、新播比率得逐年提高,規劃每天黃金時段播三小時高畫質節目,並以此做為換照審核標準。

公視總經理曠湘霞表示,今年政府補助高畫質節目經費一.八億,明年可達三.二億,將會投入高畫質「人生劇展」及迷你劇的製作,也會陸續開播高畫質音樂性節目。

台視表示,節目製播會以自製為主要方向,提升國內文創產業。華視也說會積極製作HD新節目,購片也全部購買HD戲劇節目。中視則表示已向愛爾達取得倫敦奧運的轉播權,將在各台新增加的數位頻道二十四小時播出高畫質版本;另,現有的綜藝節目以及未來的購片計畫,都會以高畫質為優先考量。

原住民抱怨 數位頻道看不到原民台

其次,過去兩個月來,不少原住民部落民眾抱怨:「怎麼轉都看不到原民台?」原民台台長馬紹表示,原民台不在數位頻道的規劃內,由原民會共星共碟計畫補助部落居民,透過「DVB-S2」、「DVB-S1」規格的小耳朵收視原民台,只要以遙控器切換到小耳朵就能看到。但是,NCC只給了兩年緩衝期,一○三年時亦將關閉「DVB-S1」訊號。

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表示,既然數位頻道的菜單中有客家台,原民台亦應比照辦理,將繼續與NCC協調釋出數位頻道。翁柏宗表示,原民會若認為原民台需要新設頻道,NCC收到申請後,會儘速審理。

NCC北區監理處鄭泉泙處長表示,昨天中午關閉訊號後,NCC技術服務中心最高同時接獲四十九通諮詢電話,接近滿線(五十通),下午過後情況舒緩。民眾對無線數位電視接收若有任何問題,可撥打NCC「技術服務中心」免付費電話︰0800-2012-06。

星期二

30分鐘點擊率破800萬!5TV+《瑞奇開講》勝《康熙來了》

土豆網和5TV聯手打造全新健康微綜藝節目【瑞奇開講】,6月19日(二)首次正式開錄,邀請許瑋甯與陳勢安擔任首錄佳賓,22日悄悄搶先上線全新改版瑞奇開講節目,搶先播出波神李宓vs南台灣林志玲(圓圓),暢談該如何抵制睡眠,用吃得就能達成,下午1點才開播,短短不到30分鐘,點擊率突破800萬大關!

5TV全新專屬攝影棚耗資數百萬台幣打造,舒適的沙發坐椅,讓來賓前來錄影,彷彿在家中般一樣輕鬆自在,使得原本說話犀利的瑞奇再加上王思佳倆人聯手,更讓前來的佳賓卸下心防,於瑞奇開講中無話不談,連家中最隱密的私生活都侃侃而談,話題度直逼康熙來了。

節目首錄時,一句:周星馳【還我漂漂拳】使得許瑋甯被逗得眼淚不禁奪眶而出,更於節目中邀請瑞奇與思佳有空可到家中一同品嚐她的拿手好菜及參觀舒適的閨房,由於三人皆有各自八卦緋聞對象,更在節目中互相開炮箭靶亂射,更讓許瑋甯直說:我乾脆跟思佳換個位置,跟瑞奇一起搭擋主持,聯手訪問思佳好了。

創下如此驚人點擊率,瑞奇與思佳謙虛表示,「事前5TV有剪輯一段精彩預告片,我們在周三時有搶先上傳微博及臉書,感謝網友們幫忙轉載,因此今天搶先播出才有這八百萬的點擊率」;土豆網為了慶祝瑞奇開講全新改版,更耗資數十萬人民幣,從新設計專屬節目官網及全新包裝節目所有內容,質感及精緻度上大大提升,更讓瑞奇直說:辛苦了一陣子,瑞奇開講終於像個節目了。

健康微綜藝節目【瑞奇開講】每集精彩內容10分鐘,隨點隨看的機智模式,是唯一兩岸首檔明星健康微綜藝,且是最受歡迎的網路健康節目,節目內容全方位發展,各種話題不離健康知識教學,但於訪談內容中還能穿插娛樂八卦,唯有瑞奇與思佳聯手才能達到。

星期一

數位電視時代來臨 商機千億

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惠╱台北報導】
50年來第一次,數位化引爆概念股商機千億元!行政院長陳冲昨(30)日表示,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緊接著登場的是有線電視數位化,這是歷史的一刻,代表台灣正式走入數位電視新紀元。
法人表示,台灣推動無線、有線電視數位化,將帶動相關概念股採購商機超過千億元,除了數位化網路設備、數位機上盒、電視晶片零組件、液晶電視,還包括數位內容產業。
其中,數位機上盒廠商受惠最大,包括兆赫、百一、仲琦、華電聯網、數位機上盒晶片供應商揚智等,已接獲訂單。
新聞局官員昨天透露,為了加速推動無線電視數位化,特別商請燦坤、大同3C及區域性電器行合計全省1,100多個據點,展開數位電視促銷活動,將帶動奇美電、東元等家電廠商新一波銷售佳績。
至於頭端設備部份一向掌握在外商手中,包括NDS、Nagra、Sigion及ATSC,至於台廠則可望受惠於代工商機。
無線電視數位化後,接下來是加強數位內容節目自製能力,否則空有管道,沒有內容播出也是枉然。NCC主委蘇蘅表示,新聞局未來4年、每年補助新台幣8億元,做為無線電視台投資數位化頻道節目之用,內容廠商可望雨露均霑。
蘇蘅指出,無線電視數位化已形成全球一股新浪潮,世界各地為了提升頻譜使用效益,無不積極推動數位轉換及數位紅利政策,德國、瑞士、英國、日本領先台灣,韓國數位化則腳步緊跟在後,而台灣是消費性電子產業出貨重鎮,各國積極推動無線有線電視數位化,將進一步帶動台灣相關通信產業、消費性電子產業發展。

類比謝幕 數位電視開演

全台正式邁入數位電視時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30)日關閉使用50年的類比無線電視訊號。

行政院長陳冲表示,數位化、高畫質時代來臨,無線電視數位化完成後,接下來兩大任務是,發展有線電視數位化,並提升頻道內容和品質。

今年為數位高畫質元年,行政院也規劃4階段類比訊號關閉時程,第1階段為5月7日中部無線電視類比訊號關閉、第2階段為5月28日東部及離島地區、第3階段6月11日南部地區,昨日則正式關閉北部地區類比無線電視訊號,無線電視全面數位化,電視頻道從過去的5台變成16台。

陳冲昨出席「數位無線精彩無限-展望無線電視數位新紀元」活動,他在致詞時表示,國內迎接高畫質電視時代來臨,但仍有兩項目標要繼續努力,一是有線電視數位化,二是頻道內容的改善。

他強調,無線電視數位化已完成,民眾只要購買數位電視機或安裝數位機上盒,即可收視數位無線電視,但許多人透過有線電視觀看無線頻道,若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接收端尚未數位化,收視戶就無法觀看內容。

他指出,雖然有線電視數位化是一件艱巨浩大的工程,卻是政府勢在必行的任務,而頻道內容品質改善,未來還要由文化部等相關部會共同努力。

【經濟日報╱記者徐筱嵐/台北報導】

第四台Out! 數位機上盒成主流 看電影、新聞不用等

第四台電視時代過去,隨著網路普及化,只要有網路線就能使用的「數位機上盒」已成家庭主流;透過九宮格螢幕呈現,隨選隨播看電影、新聞、日韓或香江綜藝節目,還能唱KTV,刷ATM金融卡,小小一台A4尺寸的機上盒,地位火紅連日本大廠Sony都給予肯定。

據統計,2007年至2011年間,全球「數位機上盒」的市場規模,年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億2000萬台、全球商機高達3兆美元。日本大廠SONY曾表示,今年將支持其在台發展。

早期的數位頻道因為發展不夠成熟,連帶使得數位機上盒的市場需求量並未打開,但現在隨著網路普及化,許多單身公寓客在考量到看電視時間不多,不想要花大錢裝置第四台電視、受綁約之苦下,紛紛轉投向「機上盒」懷抱,在家中繼有的電視機上加裝機上盒,付固定硬體費用,能多看十幾台的數位頻道節目。

台灣最大的電視民間營運商「中華聯網寬頻」,日前到北京參與第四屆文博會,展出智慧型數位電視「5TV」產品,讓對岸媒體驚艷。

「5TV」使用2M/256網路連線環境,AV端子連接家用電視後,螢幕會以九宮格畫面呈現包含:新聞、體育、娛樂、電影頻道(亞洲、西洋、經典電影),頻道數量與第四台旗鼓相當外,獨創的先看新聞標題、先挑節目片子等功能,有隨選隨播、不怕苦耗時間的優點。

支援台灣本土節目外,更與歐美、上海廈門、香江、日本韓國等知名流行節目台,合作推出「世界頻道」網羅全球資訊。而結合卡拉OK、ATM等的多機一體特色,讓唱歌、轉帳通通不用出門。

過去科技新品推廣不力的原因有很多,操作介面太複雜就是一個原因,「5TV」強調不看產品說明書也會使用,在北京民眾口中反應確實不錯。

此外,業者獨創的影音新寵「大視界」用USB與個人PC連接,可與遠方親朋好友分享照片、個人留言板,讓數位機上盒不只看電影、電視,也可以變成一個迷你社群平台,E化可能性更加快數位機上盒的主流地位。